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问题解答

  例如,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项供销合同,合同中订明A公司在1998年12月份内供应给B公司一批物资。由于A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B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B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A公司赔偿损失600000元。该诉讼案件在1998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A公司未记录该项可能发生的损失。1999年3月1日A公司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经法院一审判决A公司需支付B公司经济损失550000元,A公司不再上诉,并假定赔偿款已于1999年3月1日支付。在这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中,对于A公司支付的、B公司收到的550000元现金,均不调整1998年12月31日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即A公司支付的550000元不调减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的数字,B公司收到的550000元不调增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的数字;A公司支付的550000元现金记录在1998年年度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付款项目,B公司收到的550000元现金记录在1998年年度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项目,即该项现金出或收入,在1998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或收到,如果A公司或B公司在12月31日分别记录一项应付或应收赔款,也只分别记录在其他应付款或其他应收款项目内。现金流量表正表的相关项目也不需要调整,A公司和B公司应分别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按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部分的“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项目、“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项目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对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的对净利润的影响,调整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相关净利润等的数字。
  问:在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日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重大事项,在运用“日后事项准则”时,应当如何处理?
  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日后事项准则”所指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对上市公司而言,在这个期间内涉及几个日期,包括完成财务报告编制日、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日、实际对外公布日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日起(含1月1日),但应以哪个日期为截止日期呢?通常而言,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财务报告实际对外公布日通常不早于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