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条 专利法第
二十三条所称的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包括:商标权、著作权、企业名称权、肖像权、知名商品特有包装或者装潢使用权等。
第十七条 专利法第
五十六条第一款所称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是指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也包括与该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
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第十八条 侵犯专利权行为发生在2001年7月1日以前的,适用修改前
专利法的规定追究民事责任;发生在2001年7月1日以后的,适用修改后
专利法的规定追究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假冒他人专利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
专利法第
五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其民事责任。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未给予行政处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
民法通则第
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给予民事制裁,适用民事罚款数额可以参照
专利法第
五十八条的规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