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节育手术常规

  (三)将事先消毒好的18号导尿管插入双层避孕套内,排出套内及夹层的空气,用丝线将避孕套套口结扎于导尿管上,检查有无漏气情况然后用注射器抽尽套内空气,用钳子夹住导尿管末端。如事先备好无菌水囊,可直接使用。
  (四)用窥阴器扩大阴道,拭净阴道内积液,再消毒阴道一次,暴露颈管。
  (五)宫颈及颈管用2.5%碘酒消毒后用75%酒精脱碘或用硫柳汞酊消毒。
  (六)用子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或后唇。
  (七)将水囊顶端涂以无菌滑润剂,徐徐放入宫腔。
  注意:(1)放入时如遇出血则取出从另一侧放入。使水囊界于胎囊与子宫壁之间。
  (2)水囊切勿碰触阴道壁。
  (3)水囊结扎处最好放在宫颈内口以上。
  (八)经导尿管注入所需量的无菌生理盐水。
  1.液体内加美蓝数滴,以便识别羊水或注入液。
  2.注入的液量根据妊娠月份大小,酌情增减,一般在300-500毫升,静脉滴注方式注入或用注射器缓慢注入,如有阻力,即停止注入。
  (九)导尿管末端用丝线扎紧。
  (十)将导尿管,放于穹窿部。阴道中填塞纱布数块。
  (十一)一般放置24小时取出水囊(先将水囊液体放出)。如宫缩过强、出血较多或有感染时,应提早取水囊,并设法结束妊娠,清除宫腔内容物。
  (十二)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加用催产素。
  1.开始用5%葡萄糖500毫升加催产素10单位静脉点滴,如宫缩较弱,在第二瓶葡萄糖内可加20单位,以后根据宫缩情况适当增减。
  2.催产素一天总量不宜超过60-80单位,并分在2至3瓶葡萄糖液中。
  3.点滴时速度不宜太快,并需有专人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宫缩、出血、腹痛、以及子宫轮廊等。必要时可用抗炎药物,以防感染。
  (十三)胎儿及胎盘娩出后,注意出血情况;如正在用催产素静脉点滴时,可继续使用,避免子宫收缩弛缓,引起出血。
  (十四)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必要时清理宫腔。
  (十五)检查阴道及宫颈有无损伤。
  第一次水囊引产失败后,如无异常情况(指体温、脉搏、血象正常,子宫无压痛,阴道无脓性分泌物),休息72小时后可再放置水囊,并加用抗生素。若第二次失败,应换用其他办法结束妊娠。
  (十六)详细填写手术记录。
  五、术时注意事项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放水囊时绝对避免碰触阴道壁,以防感染。
  (二)加用催产素静脉点滴时,必须严密观察宫缩和监护孕妇状态,以防子宫破裂。
  (三)宫缩过强时应作肛检,如宫口未开,则应调整催产素用量。
  六、术后注意事项及处理
  (一)受术者放水囊后,不宜活动过多,防止水囊掉出。如有发热、寒战等症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二)胎儿、胎盘娩出后,应检查胎盘是否完整。严密观察2小时,注意阴道流血、子宫收缩状态,并测量和记录血压、脉搏、体温。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三)注意外阴部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四)根据引产过程的具体情况,酌用抗生素及子宫收缩药物。
  (五)两周内或血未净前禁止盆浴,一个月内禁止性交。
  (六)作好避孕指导,一个月后随访。

水囊引产记录表




  姓名:  年龄  周岁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号
  诊断:孕次  产次  妊娠  周  合并症
  术前检查:体温  c 脉搏  次/分  血压  / mmHg
       心肺               肝脾
  手术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时  分 导尿管号: 号
  手术情况:宫口扩至 号;未扩 有无出血: 无 有 出血量 毫升
       放置顺利  不顺利;放置次数  次
  注生理盐水:量    毫升  宫缩开始:  月  日  时  分
  水囊取出、自然脱出、漏水脱出、破裂脱出:  月  日  时  分
  静点催产素:  月  日  时  分  浓度  速度  总量
  规律宫缩开始时间:  月 日 时 分 破水时间:  月 日 时 分
  胎儿娩出时间:  月 日 时 分 胎盘娩出时间:  月 日 时 分
  胎盘情况:滞留  残留  胎膜残留  出血量  毫升(实测,估计)
  有无损伤:宫颈裂伤  后穹窿损伤  子宫破裂  其他
  胎儿情况:死  活  胎儿性别  男  女
  引产时间:
  感染情况:无  有(娩出前感染、娩出后感染)
  备  注:
                             手术者:

输精管注射粘堵术常规(试行)

  一、适应症
  已婚男子,为实行计划生育,经夫妇双方同意,均可施行,但有下列情况,应另作考虑。
  (一)有出血素质、严重神经官能症、精神病或其他严重慢性病者,应改用其他有效节育措施。
  (二)有急性病、生殖系统炎症、阴囊部炎症、湿疹、淋巴水肿、严重精索静脉曲张等情况者,应待治愈后施行。
  (三)因输精管与精索粘连、患鞘膜积液或腹股沟斜疝等原因,不能将其单独固定在皮下者,应改作结扎术。
  二、术前准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