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研计划管理工作薄弱。
长期以来,科研计划管理不统一,多头分散,计划管理与人、财、物管理脱节。由于多头布置任务,层层加码,造成课题多,分散重复,部分课题不能按计划进行,年长日久变成了所谓“胡子项目”。
一些科研单位不抓经济管理,不讲经济效果,吃“大锅饭”现象严重。
(四)科研经济比例失调,仪器设备管理不善。
医药卫生科研经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不是随着事业发展逐年加大,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如一九六五年科研费占卫生事业费的百分之四点三三,到一九七八年下降到百分之二点九一。高等医药院校和医疗机构附设的研究所室的科研费则更是没有保证,主要靠科研三项补助费过日子。
科研设备长期不能更新,缺乏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多数相当于五十年代的水平。大型仪器奇缺,常规仪器也是量少质差,陈旧不配套。由于缺乏实验手段,有些科研项目不能开展,不能深入。
设备条件差,管理也存在问题。管理人员缺乏知识,不了解行情,订货和使用往往脱节。在管理上,存在“小而全”和“割据”思想,不愿共用,造成有的仪器“吃不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基建跟不上,仪器运到,无房屋,长期不能开箱安装。管理制度不严,有的单位家底不清,仪器积压浪费。实验动物和化学试剂数量、品种少,管理差,不适应需要。实验动物纯种不纯,测试仪器不合标准,缺乏审、检制度,直接影响了科研质量。医学情报工作和医学图书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五)科研成果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推广缓慢。
成果管理工作缺乏规章制度、评定标准和严格的鉴定程序,成果的技术资料残缺不全,数据不足。
由于科研与生产脱节,渠道不通,缺少经费,原材料无计划指标或没有对口工厂等原因,使科研成果迟迟不能投入生产、推广使用,长期积压。
三、根据我国医药卫生科技工作基础差、底子薄、任务重、问题多的现状,对三年调整时期贯彻“八字方针”的设想是:普遍整顿,全面提高,重点建设。着重打好两个基础:一是整顿建设好科技队伍;二是改革科研管理。总的要求是:调整和整顿好科研机构,建立正常的科研秩序,恢复和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大力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改进科技组织管理,有步骤地进行改革。经过三年调整,争取出一批有高水平的人才和优秀成果,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使医药卫生科技工作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一)搞好科研机构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