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要加强帐户和支票管理。不准出租、出借银行帐户和支票;严格空白支票的管理,确因特殊情况需要签发空白支票,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由出纳人员事先填写抬头。用途和日期,切实防止被坏人利用,发生流弊;严禁签发空头支票,凡因有意签发空头支票造成银行罚款,应由企业主管和财务负责人及有关的人员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
严格执行现金限额管理制度,要按日清点库存现金,不准挪用或白条顶库,不准收他人转帐支票代为倒换现金,除现金管理有规定者外不准坐支销货款。采购人员不准携带大量现金采购商品,若支付现金数额较大,应汇转所在地银行支付使用。
(二十三)要及时清理债权债务,集体企业借用国营企业的资金要确定归还计划,并按银行借款利率有偿占用;职工借款要积极收回,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归还,今后一律不得以流动资金借给职工个人;加强差旅费的管理,严格掌握借支金额,限定出差返回后的报销期限,不得拖欠。
(二十四)各级粮食部门要严格控制麻袋、铁桶、面袋等各种包装物的购置;建立和健全包装物的定额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收支、领用、交回的手续和管理办法;要勤俭节约,修旧利废,物尽其用,要加速包装物的周转,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资金占用。
七、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
(二十五)建立经营责任制,调动企业内部各科、部、组、各经营环节和广大职工积极性,是管好用好资金的重要途径。各级商业企业在明确对国家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要把各项经济指标逐项分解,按照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层层落实,使购销业务各环节直至每个职工都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在资金使用上,要制定资金在各环节的运行流程图,规定各环节运行停留期限。资金在运行过程中,计划、财会、业务等各个部门应负什么责任,从经理到采购员、保管员、推销员各负什么责任等,均要有明确规定,以便考核。对于考核指标,凡能定量考核的,都要有定量的考核指标;不能搞定量考核的,要有工作标准,按照标准考核,以进行全面考核,层层考核;并与奖励挂钩,奖罚分明,使资金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核算和业务核算的基础上。
资金运用与商品运动息息相关,各级企业领导要既管商品进销,又管资金使用,对管好用好资金负全面责任;各级企业财会部门要积极参与业务经营活动,密切与各部门的关系,随时了解进、销、存情况,认真开展预测和分析工作,积极提供信息当好参谋和助手,发挥财务监督和促进作用。
(二十六)批发企业的资金使用管理,应坚持计划管理,具体方法应当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种核算、分类管理、保本分析等在一些企业中已经行之有效的做法;并且应当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定型化,同时还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的单位实行了“统一对外,进供批合一,专业划细;分部(科)核算。定额管理,计分考核,按劳分配”的比较全面的管理办法。这种作法的要点是:企业内部实行两级或三级核算,各部(科)核算各自的经营利润,自计盈亏,实行相对的独立核算;各部(科)在经营上具有一定权限,但涉及对外处理的一切经济关系,包括资金的借贷和银行帐户的设置,仍由企业财会部门统一向银行办理,统一调剂使用;财务计划仍由企业财会部门统一上报,并将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下达的各项财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科),直至到柜组,有条件的还将部分指标分解到商品大类和各采购供应人员;各项考核指标的设置在专业划细,进供批合一的基础上,体现了人保组、组保科、部(科)保企业,从而实现层层考核、全面考核、各项指标的考核与奖励密切结合。各级批发企业,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将本企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责任制尽快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