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水利部关于做好抗旱保“三夏”工作的紧急通知
(农农发〔2000〕8号)
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持续偏少,加之大风天气频繁,土壤失墒较快,华北、西北、黄淮、江汉大部、东北地区西部及南方部分丘陵山区发生了严重的春旱。由于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程度重,又发生在夏季粮油主产区、夏粮产量形成和春播的关键时期,不仅给夏粮生产和春耕春播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而且给正在展开的“三夏”生产构成较大威胁。为此,各级农业、水利部门要充分认识旱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紧急行动起来,全力做好抗旱保“三夏”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抗旱保“三夏”工作的领导
“三夏”是一年农业生产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搞好当前夏管、夏收、夏种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今年夏季粮油收成,而且关系到全年农业丰收和结构调整,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坚决克服侥幸麻痹、畏难厌战等消极情绪,牢固树立抗大旱和长期抗旱的思想,把抗旱保“三夏”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各级农业、水利部门要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抗旱第一线,切实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抗旱保“三夏”中的实际问题。
二、广辟水源,合理调度,全力以赴抗旱保“三夏”
旱区各地要紧急发动广大群众,积极筹措资金,做好灌区的维修、配套和改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打井、开渠、修塘坝、截潜流等措施,开动一切抗旱设施,尽量多引、多提、多蓄,千方百计广辟抗旱水源,努力扩大抗旱灌溉面积。
抗旱保“三夏”工作要突出重点,科学调度,把有限的水资源优先用于保人畜饮水、保小麦灌浆、保口粮田、保种子田、保高效作物上。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耐旱品种、坐水种、抗旱剂、秸秆还田、耙耱保墒、机械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努力提高抗旱经济效益。
三、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精心组织“三夏”工作
各地要针对今年“三夏”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及早安排部署夏管、夏收、夏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