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关总署、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发《原糖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通知[失效]

  3.2.3 测定步骤
  3.2.3.1 检糖计的校准
  检糖计的读数要用标准石英片校准。不能用蔗糖溶液校准。
  对于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读取石英片旋光度时应测定温度,并精确到0.2℃,如果这个温度与20℃相差大于±0.5℃,则采用式(1)进行石英片旋光度的温度校正,再用校正值校准检糖计的读数。
  at=a20〔1+0.00014(t-20)〕........(1)
  式中:t--读取石英片旋光度时的温度,℃;
  a20--20℃时,石英片的旋光度,°Z;
  at--t℃时,石英片的旋光度,°Z。
  3.2.3.2 糖度的测定
  称取糖样品26.000±0.002g于干洁的小烧杯中,用蒸馏水40 ̄50mL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分3 ̄5次冲洗烧杯,洗水一并倒入容量瓶。并加入蒸馏水使容积达60 ̄70mL,然后加入1.00±0.05mL碱式乙酸铅溶液,缓慢摇动使溶液混匀,继续摇动并加入蒸馏水至充满容量瓶球体部分为止,至少放置10min使达到室温。然后加蒸馏水至容量瓶标线下约1mm,确保容量瓶颈部已洗净,小心勿使溶液夹带空气泡,如有气泡时,可用一至二滴乙醚消除之。然后垂直拿住容量瓶颈部的上方,使容量瓶的标线与操作者眼睛成水平,对着明亮的背景观察,用长滴管加水,直到弯月液面的下缘与标线相切为止,用干净的滤纸吸干容量瓶标线上的内壁,将塞子塞紧,充分摇匀。
  溶液至少静置5min,使沉淀下降,然后用滤纸过滤。将最初10mL滤液弃去,收集以后的滤液约50 ̄60mL。过滤时,漏斗上须加盖表面玻璃。用滤液将观测管冲洗2 ̄3次,并装满观测管,注意不使观测管内夹带空气泡。将观测管置于检糖计中,目测检糖计测定5次,取读数至0.05°Z以下,如用自动检糖计,测定前应有足够的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测定读数后,立即测定观测管内溶液的温度,并精确到0.1℃。
  3.2.3.3 计算及结果表示
  测定糖度的温度应尽可能接过20℃,一般应在15 ̄25℃的范围。如果糖度不是在20.0±0.2℃时测定的,则应校正到20℃。
  糖度X1按式(2)和式(3)进行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位数。
  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
  X1=Pt〔1+0.00032(t-20)〕........(2)
  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
  X1=Pt〔1+0.00019(t-20)〕........(3)
  式中:Pt--原糖样品的观测糖度,°Z;
  t--则定Pt时,糖液的温度,℃。
  3.3 干燥失重的测定
  3.3.1 仪器、设备
  3.3.1.1 电热恒温箱:测定过程中,离干燥皿上面2.5±0.5cm处的温度要保持在105±1℃。
  3.3.1.2 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3.3.1.3 称量瓶:直径为6cm,高度为3cm。
  3.3.2 测定步骤
  3.3.2.1 干燥
  将干燥箱预先加热到105℃。将空的称量瓶连同打开的盖子一并放入干燥箱中,至少干燥30min。然后将称量瓶从干燥箱中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最多可比室温高出2℃),尽快称量,准确到0.1mg。
  尽快地在称量瓶中放入9.5 ̄10.5g样品,加盖,称量准确到0.1mg,称量瓶中糖层的厚度不应超过1cm。
  取下盖子,连同称量瓶放入干燥箱中,在105℃下准确地干燥3h。盖上称量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最多可比室温高于2℃)。尽快称量,准确到0.1mg。
  3.3.2.2 计算及结果表示
  干燥失重X2按式(4)进行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
      W2-W3
  X2=-------×100 ................(4)
      W2-W1
  式中:W1--称量瓶的质量,g;
     W2--称量瓶及干燥前样品的质量,g;
     W3--称量瓶及干燥后样品的质量,g。
  3.4 电导灰分的测定
  3.4.1 仪器、设备
  3.4.1.1 电导率仪:测量范围0 ̄500μS/cm,测量准确度不应大于满量程的1.5%。
  3.4.1.2 容量瓶:100±0.05mL。
  3.4.2 试剂
  3.4.2.1 纯水:电导率低于15μS/cm,并应实际测定之。
  3.4.2.2. 0.01mol/L氯化钾溶液:取氯化钾(分析纯)加热至500℃(呈暗红炽热),脱水30min,准确称取745.5mg,用纯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标线。
  3.4.2.3 0.0025mol/L氯化钾溶液:吸取0.01mol/L氯化钾溶液25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在20℃时的电导率为328μS/cm。
  3.4.3 测定步骤
  称取原糖样品5.0g于干洁小烧杯中,加纯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多次冲洗烧杯及玻璃棒,洗水一并移入容量瓶中,加纯水至标线,充分摇匀。用样液分2 ̄3次冲洗测定电导率用的干洁小烧坏,然后倒入样液,用电导率仪测定样液的电导率,并立即测定样液的温度,同时测定溶糖用纯水的电导率。
  电导池常数应用0.002 5mol/L氯化钾溶液校核计量。
  3.4.4 计算及结果表示
  电导灰分X3按式(5)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
  X3=18×10(-4上角)(C1(下角)-0.9C2(下角))
.................................(5)
  式中:C1--5g/100mL糖液在20℃时的电导率,μS/cm;
  C2--溶糖用纯水在20℃时的电导率,μS/cm。
  3.4.5 温度校正
  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为20℃,若不在20℃则按式(6)校正,但测量温度一般不应超过15 ̄25℃的范围。至于溶糖用的纯水电导率的温度校正,因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
  C1=C1t〔1+0.023(20-t)〕..........(6)
  式中:C1t--在t℃时糖液的电导率,μS/cm;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