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铁道部关于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2)当t′补+t″补>t
     T周=t′补+t″补+t换挂
  第16条 在设有双线插入段和单双线的区段,计算区间通过能力时,应考虑双方向列车均不停车在双线区间内会车的有利因素,以利提高通过能力。
  双线插入段见图11和图12,单双线区间见图13(图略)。
  第17条 区间正线内设有交叉线路的通过能力,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计算。必要时,可用图解法。
  第18条 区间正线内设有岔线的通过能力,应分别按照无取送车作业和有取送车作业影响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按照每日有取送车作业影响,其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1440-∑T岔  1440-C岔(T′岔+T″岔)
  N=—————————=————————————————
        T周          T周
  ………………………………………………………………(13)  
  式中:∑T岔——一昼夜内岔线取送车作业占用区间的总时间(分);
  T′岔——往岔线一次送车占用区间的时间(分),
  T′岔=t′岔+τ岔;
  C岔——一昼夜内车站向岔线取送车的次数;
  T″岔——由岔线一次取车占用区间的时间(分),
  T″岔=t″岔+τ″岔。
  第19条 对于使用补机、双线插入段及区间正线内设有交叉线和岔线的通过能力计算资料,应附记在区间通过能力计算表内。

第三章 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第20条 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包括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以公式表示如下:
  N非=N货+n客……………………………………………………(14)  
  式中:N非——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N货——货物列车数(包括快运货物列车、零担摘挂列车和摘挂列车等)
  N货=n货+n快货+n零+n摘;
  n客——旅客列车数(包括市郊旅客列车)。
  第21条 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能力,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利用情况分为计算能力和使用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