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铁道部关于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

第二章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第6条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应分别对区段内每一区间计算。运行图周期最大的区间通过能力,即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通过能力。
  运行图周期,是指一定类型运行图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间。其组成因素,在非自动闭塞区段包括: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起停车附加时分及列车在车站的间隔时间。在自动闭塞区段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1440
  N=————……………………………(1)
     T周  
  式中:N——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对数或列数);
  1440——一昼夜时分;
  T周——运行图周期。
  电力牵引区段,由于每日须进行接触网检修,因此,其计算公式为:
      1440—t网
    N=--------………………(2)
         T周
  式中:t网——接触网检修封锁时间(分)。
  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为进行工作量巨大或条件复杂的线路施工,须在列车运行图内规定空隙时间时,其计算公式为:
       1440—t封
    N=————————………………(3)
          T周  
  式中:t封——运行图规定的施工封锁时间(分)。
  在电力牵引区段,线路施工封锁时间,应尽量与接触网检修作业时间相结合,以减少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一、单线区间通过能力
  第7条 单线成对运行图的通过能力,按列车对数计算;单线不成对运行图的通过能力,按每一方向的列车列数计算。
  计算单线区间通过能力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使区段内各区间的列车会车方式互相衔接,对限制通过能力的区间,采用最有利会车方式,以利缩短限制区间的运行图周期,提高通过能力。
  装有自动闭塞的单线区段,应按照部分追踪运行方式计算通过能力。列车追踪系数,由铁路局根据区段内车站的配线情况确定。
  第8条 单线非自动闭塞成对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1440     1440
   N=————=————————————………………(4)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