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铁道部关于铁路机务化验工作规则

  选定冷却水添加剂配方是一项技术性强,比较复杂的工作,应根据各型机车柴油机结构、转速、强化程度、水冷系统的金属材质等条件,以及机车运用上的特点综合分析,因型因地制宜地经过试验选定。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添加剂配方也应不断地改进提高。好的添加剂配方应是防垢、防腐蚀性能好,抗穴蚀效能对同型机车来说是较好的,而且成本低、料源广,药品无毒或低毒。各段今后采用新配方前,应经铁路局批准后进行试验,推广定型使用应经铁道部鉴定批准。
  目前各型机车使用的冷却水添加剂配方推荐如下:
  1、东风型及东风2、3型机车采用“硅酸钠——硼砂——苯并三氮唑”复合配方(简称配方1)。
  2、北京型、东风各型及ND2、ND4型机车使用“硅酸钠——硼砂——苯并三氮唑——亚硝酸钠”复合配方(简称配方2)。
  使用1号及2号配方的区段,为防止机车在外站有时不得不补加少量自来水之弊,在配制冷却液中应加阻垢剂聚马来酸酐和EDTMPS。
  第60条 冷却液的配制及质量监督
  1、配制冷却水用添加剂应按各药品标准用量配定。
  2、冷却液的配制人员,应保证不间断地供应机车质量良好的冷却液,经常保持添加剂含量在标准范围以内。为此,新配制的冷却液,应由配制人员按规定取样送交化验室检验合格,并发给“冷却液药量合格证”后方准供机车使用。(合格证一式三份,一份交配制人员,一份交整备车间,一份由化验室存底)。
  第61条 车上使用中冷却液的质量监督
  1、对车上使用中的冷却液应按规定水质标准,建立定期质量检验制度。每次轮修和中检时应检验一次,水质不合格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及时处理,连续检验直至水质达到合格为止,确保机车上水质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对水质波动大的机车,要缩短水质检验周期。各机车的水质保持情况及存在问题,化验室每月应定期向机务段长或总工程师汇报情况,并向运转车间提供资料。
  2、车上冷却液质量不合格时,一律根据化验室通知单进行换水或对水质进行调整处理。
  3、机车乘务员在机车正常运用情况下不得任意上没有添加剂的水。正常蒸发耗水应于回段后及时补充。由于冷却系统发生故障需在外站临时应急上自来水时,回段后应向运转室报告,并通知化验室及时检验水质,做必要的处理。
  4、从车上放出的合格水,要建立冷却液回收制度,回收后再利用。
  第62条 为防止冷却系统结生水垢和腐蚀,凡架修机车从上水阻台开始一律应使用具有添加剂的冷却液。
  第63条 化验室应负责选用性能好的添加剂,坚持水处理各环节的质量检验、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对正确取样的重要性和取样方法,要向有关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对实际取样是否符合标准应予检查监督。对架修机车冷却系统部件结垢、腐蚀(包括锈蚀、点蚀、穴蚀等)情况及引起的部件更换应认真检查记录,对存在问题应及时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水处理质量。

第五章 配属电力机车的机务段化验工作

第一节 机车主变压器用绝缘油的检验

  第64条 配属电力机车的机务段化验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机车主变压器用绝缘油的质量检验。要严格监督绝缘油质量,使其经常符合质量标准,以延长主变压器使用寿命,保证机车安全运行。
  第65条 绝缘油的质量检验
  1、绝缘油的检验项目和质量标准如表11验收新油、再生油和运行中变压器油时,应按表11中的项目进行检验。
  2、每批新购进的绝缘油必须先用干净的采样管对每桶油逐个地进行外观检查,然后按《石油产品采样方法》的规定取样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贮存。
  3、储存中的绝缘油存期每满一年应检验一次。
  4、机车主变压器中的绝缘油遇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质量检验:
  (1)机车年度鉴定及架修时,以及距上次检修时间满一年时;
  (2)机车或主变压器新投入运用时;
  以上检验项目为表11的1至7项,有条件时做第9项;
  (3)机车主变压器吊芯检查或涉及油流路经临修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检验项目,但至少需检验第5项与第7项;
                               表11

------------------------------------
|序号|项  目| 单 位 |  新油及再生    | 运行中油允  |
|  |    |     |  油允许指标    |  许指标   |
|--|----|-----|-----------|--------|
| 1|水溶性酸| PH  |    无      |  ≥4.2  |
|--|----|-----|-----------|--------|
| 2|酸  值|毫克 K |   <0.03   |  ≤0.1  |
|  |    |OH/克 |           |        |
|--|----|-----|-----------|--------|
|  |    |     |           |1.不比新油  |
|  |    |     |   不低于     |  标准低5℃ |
| 3|闪  点|  ℃  |   135℃    |2.不比前次测 |
|  |    |     |           |  定值低5℃ |
|--|----|-----|-----------|--------|
| 4|机械杂质|     |    无      |   无    |
|--|----|-----|-----------|--------|
| 5|游离碳 |     |    无      |   无    |
|--|----|-----|-----------|--------|
| 6|水  分|     |    无      |   无    |
|--|----|-----|-----------|--------|
| 7|绝缘强度| 千 伏 |用于10千伏     |≤10千伏设备 |
|--|----|-----|及以下设备      |  ≥20   |
|  |    |     |不低于25千伏    |--------|
|  |    |     |-----------|20~35千伏 |
|--|----|-----|用于25千伏     |设备  ≥30 |
|  |    |     |及以上设备      |--------|
|  |    |     |不低于40千伏    |44~220千伏|
|  |    |     |           |设备  ≥35 |
|--|----|-----|-----------|--------|
| 8|介质损失|  %  |   ≤0.5    |   ≤2   |
|--|----|-----|-----------|--------|
| 9|抗氧化 |  %  |           |        |
|  |剂含量 |     |  0.3~0.5  |  0.15% |
|--|----|-----|-----------|--------|
|10|界面张力|达 因  |           |   ≥15  |
|  |    |/厘米  |           |        |
|--|----|-----|-----------|--------|
|11|羰 基 |毫克/克 |           |   ≤0.28|
|--|----|-----|-----------|--------|
|  |    |     |10号|25号|45号|        |
|12|凝固点 |  ℃  |---|---|---|        |
|  |    |     | ≤ | ≤ | ≤ |        |
|  |    |     |-10|-25|-45|        |
------------------------------------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