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一)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二)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 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 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第五条 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 普遍护林, 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
  国家鼓励林业科学研究,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条 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以下保护性措施:
(一) 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二) 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
(三) 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四) 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五) 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第七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林业生产建设,依照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规定,在森林开发、木材分配和林业基金使用方面,给予比一般地区更多的自主权和经济利益。
 第八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业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地区的林业工作。乡级人民政府设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林业工作。
 第九条 植树造林、 保护森林, 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第十条 在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以及森林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

第二章 森林经营管理

 第十一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更新,实行管理和监督。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