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已经验收合格的学校,首先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使之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主要力量放到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方面。其次要定期进行抽查,保持合格以上者表扬,退步者批评,并限期改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的工作正在进行。农村普及教育也必须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如何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形式的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分别提出恰当的要求,是应当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需要各地按实际情况,提出要求,进行试点。特别是贯彻《暂行规定》和检查验收工作起步较早,做得较好的地方,要先行一步,创造经验。
二、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这是做好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衡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依据,同时又是围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体育师资和卫生人员科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各地都要按照统一的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和体质调研的部署和要求,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这项工作,对掌握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力量,开展体质研究等工作。计划在一九八五年左右,全国统一公布学生体质状况的材料(健康状况内部通报),研究制订出评价标准,召开科学讨论会。
三、研究制订各级学校学生毕业体育合格标准。这是体现国家对学生在体育方向规格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要重视并积极组织人员及有条件的学校,参考会议提出的《意见和方案(讨论稿)》的原则精神,拟定一个或几个方案,在少数学校先行试点,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再制定一个全国试行的方案。
近几年许多地方试行了升学加试体育的办法,对促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视加强体育卫生工作,起了积极作用。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试行工作自行安排。
四、进行体育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的研究和试点。对学生进行体育和卫生教育,开展体育和卫生活动,必须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年龄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安排体育课教学和卫生教育。这样就能比较科学地,有效地完成体育教育的任务,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现在已有一部分大、中、小学,进行了体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统筹安排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建议各地都要选择一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进行这方面改革的试点,总结经验,提出具体方案,供有关主管部门作为研究修订教育计划和编写教材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