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1998―1999年度全国开展基础教育专项督导检查情况的报告》的通知


  但是必须看到,改造薄弱学校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有些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办学条件难以尽快改善。湖南全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足20名学生的小学尚有1750所,调整布局任务还很重。特别是那些老、少、边、山、穷地区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差,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低的中小学校。依靠当地政府有限财力改造这些薄弱学校,困难很大。

  (三)执行课程计划情况

  近年来,通过开展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学校对执行课程计划的重要性、严肃性认识有所增强。多数学校能执行课程计划,自觉纠正违背教学规律的一些做法,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特别是非升学考试科目课程的开设和授课得到了加强。

  吉林省从1998年全省开始的新一轮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将执行课程计划作为重要内容,全年共督导评估了2527所学校。针对执行课程计划非升学考试学科教学工作薄弱的实际情况,从1997年起连续3年开展了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课的督导评估,促进了学校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在学生活动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开齐学科,开足课时。

  督查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有些课程特别是非升学考试学科课程不能开齐的问题还十分突出。贵州省在检查55个班的课表中发现,中小学所开的15个学科中,有6门学科(社会、自然、音乐、美术、劳技、活动)40%存在未开课现象;有10门学科66.67%存在加课时现象,加课时最多是化学、外语、物理、数学、语文;有9门学科60%存在减课时现象,减课时最多的是活动、音乐、体育、劳技;加课时的基本是考试科目,减课时的基本是非考试科目。江西省反映,初中三年级开始,大多数学校音乐、美术课停开。广西农村偏远教学点只上语文、数学两门课。由于音、体、美、劳课教师严重不足,致使这些课程有名无实,只随便安排一些教师兼课,教学质量极差。

  (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情况

  几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采取了许多整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吉林省早在1996年就下发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要求学校严格做到“五不准”,对违纪现象严肃查处。如1999年榆树市一位教师因假日、双休日在家中办教学辅导班,招10名学生,每生收费100元,被处分,起到很大的警戒作用。为减轻学生的书包重量,1999年5月安徽省教委和省新闻出版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的通知》,并与省新闻出版局、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联合召开了“全省减轻中小学生书包重量电视电话会议”,规定参考书、教学辅助用书,均由省教委和省新闻出版局联合颁发用书目录,在《安徽教育报》上公布。对违规收费和补习班进行清理,并在《安徽教育报》开辟“乱收费者戒”专栏,不定期地对乱收费现象进行曝光。黑龙江省为减轻学生负担制定了“八不准”:即不准给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准加班加点延长教学时间;不准突击教学提前结束课程;不准搞“题海战术”;不准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增减课时;不准滥购滥印滥发资料;不准侮辱体罚排挤学生;不准向学生乱收费。全省大多数地方都把“八不准”作为对学校评估的否决条件,对贯彻不力的校长实行一票否决,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浙江省杭州市开展了评选“轻负担,高质量”十佳教师活动,在全省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