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重点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研究建立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经济转型。认真做好增值税转型试点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试点工作。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在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中,主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一条实现振兴的新路子。
  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
  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实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支持和带动其他地区发展。东部地区要在优化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走在前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更加注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支持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四、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今年,我们要用更大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一)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不合理负担,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种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现这一目标只是农村税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巩固改革成果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走更长的路。必须抓紧研究解决税费改革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上。这是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艰巨的任务。同时,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继续推进。一要坚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二要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行企业年度经营业绩和任期业绩责任制。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三要加快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建立依法破产机制。四要深化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改革,推进邮政、铁路行业和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推动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和非公有制企业权益。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非公有制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安全、环保等规定,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这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搞好股份制改革试点。推进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改革。积极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发展的各项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保险业改革,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五)推进财税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和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省级以下财政体制。搞好增值税转型试点,制定全面实施方案。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制定相关办法,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建立新形势下的全社会投资调控体系;规范政府投资的范围和行为;健全政府投资监管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从根本上改变投资决策失误而无人负责的状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