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安排:2012年完成以上各项工作。
牵头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负 责 人:马爱国
责任处室:标准处、监测处、监管处、应急处
协办单位:财务司、种植业管理司、畜牧业司、农垦局、渔业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4.关于“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
工作措施:一是配合发展改革委做好2012年海南省冬季瓜菜生产基地投资计划下达工作,推动《海南省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建设规划》的落实和瓜菜生产基地建设。二是做好2012年种子工程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的批复、投资计划下达等相关工作。三是继续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推动由“园”到“区”、由产到销拓展,带动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四是配合发展改革委做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相关工作。
进度安排:2月底前,完成种子工程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批复工作;3-11月,落实项目区域,培训合作社、龙头企业及农业部门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4月底前,完成种子工程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下达工作;5月,制定印发蔬菜标准园创建验收办法;6月底前,完成海南省冬季瓜菜生产基地投资计划下达工作;9-10月,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督导。
牵头单位:发展计划司
负 责 人:钱克明
责任处室:行业规划一处
协办单位: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种植业管理司、财务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5.关于“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原良种场建设,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
工作措施:一是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调控预案,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能繁母猪补贴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落实。二是配合有关部门编制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争取扶持牛羊肉生产政策措施,支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原良种场建设。三是组织实施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保障主要畜产品的市场稳定供给。四是落实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为奶牛生产提供优质饲草。五是实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加快品种改良进程,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养殖场户搞好饲养管理,提高畜禽生产水平。
进度安排:3月,修改生猪价格调控预案,制定《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总体规划(2012-2015年)》,强化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4月,争取有关部门下达标准化规模养殖、能繁母猪补贴、畜牧良种补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等扶持项目方案;5-6月,下发标准化养殖扶持资金申报方案,召开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工作会议,下发《2012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意见》;7-9月,检查项目实施情况;11-12月,开展工作总结。
牵头单位:畜牧业司
负 责 人:王智才
责任处室:畜牧处、奶业管理办公室、行业发展与科技处、监测分析处
协办单位:发展计划司、财务司、农垦局、全国畜牧总站、草原监理中心
6.关于“开展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试点,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政建设和管理”
工作措施:一是开展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试点。支持江苏、浙江等14个省(区、市)的55个已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单位实施养殖生态环境修复示范试点,进一步促进示范场标准和质量提升。二是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下发《农业部关于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将提高远洋渔业装备水平、推动渔船及船用装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作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重点。鼓励各地加快远洋渔船建造更新,年内投产80艘专业远洋渔船。积极与发展改革委沟通,完善远洋渔船中央投资补助政策。三是加强渔政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渔政队伍建设年”活动,完善督察工作机制,努力解决渔政队伍依法执法和经费保障上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渔政队伍人才建设规划和三年培训计划。开展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做好渔政队伍“五统一”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做好渔政执法装备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和在建项目监督管理工作。
进度安排:2012年完成以上各项工作。
牵头单位:渔业局
负 责 人:赵兴武
责任处室:计划财务处、养殖处、远洋渔业处、督导处
协办单位: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科技教育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政指挥中心、渔业船舶检验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7.关于“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牧业、牧区、牧民的支持力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覆盖到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县(市、旗)”
工作措施:一是扩大补奖资金规模。扩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范围,将补奖政策扩大到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五省的牧区半牧区县,实现补奖政策全覆盖。二是落实政策执行制度。制定补奖政策实施情况检查考核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完善保障制度,严格绩效考核,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开展进村入户联系活动。选择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等省区的7个牧业村,了解补奖资金发放、禁牧及草畜平衡和草原承包任务落实情况。四是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地方认真贯彻落实草原补奖工作目标,分赴内蒙古等8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导工作。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系统和补奖资金管理子系统,增加省、地、县三级资金落实情况定期填报功能,构建牧草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子系统。
进度安排:3-4月,制定补奖政策实施情况检查考核办法;3-6月,完成补助奖励政策管理信息系统补奖资金管理子系统建设;3-10月,开展进村入户联系活动;5-7月,对落实草原补奖政策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7-9月,完成补助奖励政策管理信息系统牧草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子系统建设;10月,指导草原补奖机制启动工作。
牵头单位:畜牧业司
负 责 人:王智才
责任处室:草原处、行业发展与科技处、畜牧处
协办单位:财务司、驻部纪检组监察局、草原监理中心、全国畜牧总站
8.关于“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
工作措施:一是完善法律法规。深入研究关于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措施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保护的政策措施,配合有关部门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二是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试点,探索建立农业经营能力审查制度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引导承包农户规范有序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订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引导流转双方依法订立书面合同;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监测工作。
进度安排:6月底前,研究起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12月底前,指导试点地区建立健全农业经营能力审查制度和土地流转风险保证金制度,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
牵头单位: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
负 责 人:孙中华
责任处室:经营体制处
协办单位: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9.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财政适当补助工作经费”
工作措施:一是加强登记试点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登记试点方案,加强情况调度和监督检查,开展登记法律政策和技术培训,指导50个试点县(市、区)继续扩大登记范围,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稳步扩大登记试点地区。二是总结试点经验。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提出下一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意见。
进度安排:6月底前,召开座谈会,部署登记试点工作,研究制定登记试点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实施方案;12月底前,研究提出登记工作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组织开展培训,总结全年工作情况,研究提出健全登记制度的意见。
牵头单位: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
负 责 人:孙中华
责任处室:经营体制处
协办单位:财务司
10.关于“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
工作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工作。全面实施体系“十二五”454项重点任务和950项产业基础平台数据库建设任务。二是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队联合协作长效机制。推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国家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队对接工作,形成既有协同任务,又有合理分工,贯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扩散的完整科技链条。三是积极推动体系内各学科间的联合协作。推动同一体系不同学科间的联合协作,围绕重点任务开展联合研究,合力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主要粮食作物类、油料作物类、纤维作物类、园艺作物类、畜牧业和渔业等相关体系间的联合协作,联合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体系纵深发展。四是落实好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建设10000个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组织遴选并示范展示100项农业轻简化实用技术,开展10万名基层农技骨干人员和种养大户培训。
进度安排:2012年完成以上各项工作。
牵头单位:科技教育司
负 责 人:白金明
责任处室:产业技术处
协办单位:财务司、种植业管理司、畜牧业司、农垦局、渔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1.关于“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
工作措施:
转基因重大专项:一是认真做好转基因专项2013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工作。统筹考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条件能力建设三方面内容。组织召开项目执行专家组专题研讨会和转基因专项实施推进会,科学编制“十二五”后三年实施计划。采取“发布指南、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方式,遴选确定立项重点课题。完成2013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工作。二是完成课题合同签订,做好重点课题验收工作。及时与2012年立项课题承担单位签订课题合同书,按时启动实施立项课题。对2009年立项项目(课题)开展验收,客观评价专项重点课题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三是开展专项成果田间展示和宣传活动。组织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生物安全5个项目执行专家组,就水稻、玉米、小麦、大豆4类作物的转基因新材料和新品种,按作物分性状对专项成果进行现场集中展示,加大专项成果推介和科普宣传力度。四是组织专项项目总结汇报。组织项目执行专家组开展专项项目自评估,召开专项咨询委员会和总体组专家会议,邀请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共同对转基因专项10个项目进行集中总结汇报。五是做好千人计划推荐工作。组织转基因专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认真研究人才引进的推荐标准和推荐程序。编制和完善人才引进申报材料,组织对用人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严格审核。六是认真准备国务院重大专项推进会工作汇报。认真总结专项进展和组织管理机制创新等核心内容,做好向国务院汇报的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