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研究生司关于印发《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情况报告》的函


  西安交通大学的改革工作首先从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三助"制度等方面开始,并于今年开始实施。具体措施有:

  1.学校统筹国家下拨的研究生培养费、作为生活补助的研究生奖学金、社会捐赠的奖学金、科研项目中的人力资源成本费、以及学校筹措的其它经费等,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用于研究生培养。学校批准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附后),已于2006年3月22日印发执行。"研究生创新基金"用于三个方面:(a)研究生奖学金。主要资助研究生的培养费以及生活费。获得奖学金的研究生除免交培养费外,还可获得学校和导师提供的不同数额的生活费。奖学金采取学校向学院分配、导师向学院申请、学生向导师申请的方式。在资助经费来源上,除少量特殊学科学校全额资助外,采取学校资助和导师配套资助的办法,每年由导师动态管理,实现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b)研究生"三助"金。用于设立"助研、助教、助管"岗位;(c)研究生科研基金。为支持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课题和培养研究生申请科研项目的能力而设置,面向所有研究生,重点是博士生。

  2.在研究生招生中将招生指标与奖学金挂钩,学校根据各学院指导研究生的教师数量、科研经费数量、重点学科数量以及重点实验室数量、学科特点等给各学院分配奖学金名额,并作为下达研究生招生指标的主要依据。通过这个杠杆作用,促使研究生培养与导师科研课题紧密结合,与高水平研究紧密结合。奖学金名额将每年在招生简章中统一向社会公布。

  3.学校将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学院,学院根据研究生院的相关文件和自身学科特点制定详细的招生办法,在学校分配的名额内,由导师向学院申请。

  4.淡化博导概念,动态审核导师资格。每年由各学院根据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基本条件、根据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水平等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可于当年招收研究生。

  5.为使导师与研究生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研究生入学时,必须与导师、学校签署创新基金资助协议书(样本附后)。

  西安交通大学还构思了关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改革内容,力争2-3年达到预期目标;关于人事制度与薪酬制度改革,由于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将在3-5年内逐步进行。

  西安交通大学校领导对改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注意加强宣传,注意与广大教师、研究生的沟通,校长与学院院长当面协商。学校专门制订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宣传提纲》(附后)并挂在网上,及时回答教师和学生的问题。考虑到改革试点工作马上涉及今年秋季入学的硕士生的录取,学校改革领导小组于3月27日召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校内新闻发布会,起到较好效果(发布会总结附后)。在与我们的座谈中,研究生对学校的改革措施均表示满意,并希望该项改革能不局限于2006年新招的研究生;导师认为还应进一步加强调动导师积极性的相关措施。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