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我国急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一批既有精湛的技能,又有较高文化与理论素养的艺术家脱颖而出,为繁荣我国的艺术舞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目前我国文化系统从业人员出现了整体人员过剩,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却十分紧缺的局面。
据统计,全国拥有300多个戏曲剧种,1500余个剧团;有话剧、儿童剧等团体86个,电影制片厂32个,电视剧制作机构198个,拥有一支非常庞大的专业艺术人才队伍,但具有硕士学位的艺术专门人才很少。我国有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可招收音乐表演研究生,但学生毕业后基本都充实到教师队伍中,真正从事音乐表演的极少。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全国中小学专职艺术教师35万余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师专兼职近5000人,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具有硕士学位的艺术教师更是寥寥无几。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文化系统从业人员168万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11万人,研究生学历占1%,本科学历占12%,大专学历占26%。因此,整个文化系统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艺术创作工作者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直接传播者,担负着"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社会责任。如果没有一批技艺精湛、艺术素养深厚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我国的艺术创作事业将很难承担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特别是在全球文化大碰撞、大交流的今天,如何使我国的创作艺术,特别是像戏曲、民族器乐、声乐、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等一些有着深厚传统积淀的中国创作艺术能进一步发扬光大,立足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三)设置和试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是我国艺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十多年来,我国艺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我国艺术领域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特别是艺术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艺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培养规格单一、培养类型以学术型为主,没有很好地体现艺术的特点和艺术人才成长规律,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