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方案》的通知


  (四)培训农机化实用人才

  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开展重要农时农机化技术推广行动,举办全国春耕、“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重点市县农机局长等培训活动,加快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采取全系统联动的方式,发挥农机鉴定、推广、教育培训、农机科研、农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优势,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全年争取完成农机化技术人员培训80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机操作、维修等人员450万人次,其中培训新购机农民100万人次以上。做好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机化继续教育培训委员会工作,制作开发农机化教育培训教材、教具和音像资料等,开展系统师资教育培训活动,推动农机科技人才知识更新,提升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农机试验鉴定行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

  (五)开展农机化科技下乡入户

  一是开展大联合、大协作。鼓励农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农机工程专业、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机岗位专家与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示范基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结对”活动,建立农业工程与装备试验示范基地,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示范县和合作社的推广应用。二是强化公益性服务。充分发挥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主体作用,分层次制定本区域主推技术方案,遴选农机农艺融合程度高、简化实用的农机化技术,按农时季节、分作物品种,通过科技手册、技术明白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进村入户、科技下乡活动。三是举办农机化科技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机化科研开发成果,大力宣传我国农机化科研取得的突出成就和成功模式。举办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展览活动,促进科研院所、推广部门与制造企业有效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六)提升农机化质量

  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完善质量管理手段,为提高作业质量奠定基础。开展在用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和补贴机具质量督导,促进产品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推进作业标准与规范的制修订,完善农机作业质量管理手段,提升农机作业质量水平。支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农机操作人员技能。组织开展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维修能力评定,做好农机质量投诉受理和协调处理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七)增强农机化科技支撑能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