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申报和实施中采用“以旧顶新”、“以虚冒实”等手段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的;
(二)搞形象工程,欺骗上级部门和项目区农民群众的;
(三)强迫农民筹资投劳,情节严重的;
(四)不实行财政资金专人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的;
(五)不实行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的;
(六)违规用大额现金开支项目资金的;
(七)被暂停开发县资格的县,在整改期内未能对存在问题整改完毕的。
第十八条 财政部取消开发县资格应当向被取消开发县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下发取消通知。
省级财政部门认为应当取消开发县的,可以向财政部提出建议,并报送开发县存在严重违规违纪问题的调查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章 开发县资格适时退出
第十九条 已经无开发潜力或缺乏继续进行开发积极性的开发县,应当及时退出农业综合开发范围。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开发县,应适时退出:
(一)以开发县(牧业县除外)为单位,待改造中低产田面积,平原区低于一万亩,丘陵山区低于五千亩,不足安排一年土地治理任务的;
(二)县级有关部门或农民群众缺乏继续进行开发积极性,或不愿执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制度的;
(三)国家农发办认定不具备开发潜力的。
第二十一条 有适时退出开发县情形的县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在征求开发县所在地地级财政部门意见后,提出拟退出开发县的名单,报送国家农发办。
国家农发办收到省级财政部门报送的材料后,应当及时进行审定,并将退出开发县的名单,通知省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二条 因无开发潜力退出的开发县,可以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项目。
第二十三条 在不超过各省核定开发县总数的前提下,适时退出的开发县可以按本办法有关规定重新申请开发县资格新增。
第七章 行政区划变更确认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批准行政区划变更(包括撤消、合并和分离)后(以国务院正式文件为准),需要重新确认开发县的,由国家农发办负责审定。
第二十五条 对行政区划变更后原有开发县一分为二或多个的,只确认其中一个开发任务最多或开发潜力最大的作为开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