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住院第11-20天
| 住院第21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病情变化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复查血常规
□ 注意观察体温、血压、体重等
□ 成分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必要时)
□ 造血生长因子(必要时)
|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洁净饮食
□ 抗感染等支持治疗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肝肾功能、电解质
□ 输血医嘱(必要时)
□ G-CSF 5μg/Kg/d(必要时)
□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
□ 血培养(高热时)
□ 病原微生物培养(必要时)
□ 静脉插管维护、换药
□ 其他医嘱
|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定期门诊随访
□ 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观察患者情况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化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
|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
医师
签名
| | |
血友病A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血友病A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血友病A(ICD-10:D66.x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患者几乎均为男性(女性患者为纯合子,极罕见),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X性联隐性遗传规律。
2.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及内脏出血,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为其特点,但也可自发性出血。反复出血可见关节畸形和假肿瘤。
3.实验室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及吸附血浆纠正。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正常。(出血时间,血块收缩:建议根据条件选择性做)
(2)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减少,FⅧ:C>5-40%为轻型,1-5%为中型,≤1%为重型。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血友病治疗指南(英国血友病中心医师组织,Haemophilia,2008)、《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局部止血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制动、局部压迫包扎和放置冰袋、局部用止血粉、凝血酶或明胶海绵贴敷等。口腔出血可含服氨加环酸。避免肌肉注射、外伤和手术,如必须手术,需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禁服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及所有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2.替代疗法:
(1)因子Ⅷ制剂:首选血浆源性因子Ⅷ制剂。因子Ⅷ半衰期8-12小时,常需每日输注2次(首次输注后2-4小时需重复,后8-12小时重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为人工合成,病毒等病原污染的可能性更低,有条件者可选用。
(2)冷沉淀物: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因子Ⅷ较新鲜血浆高5-10倍,用于无条件使用因子Ⅷ制剂者。
(3)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含所有的凝血因子等血浆蛋白,仅用于无条件使用因子Ⅷ制剂和冷沉淀者。
(4)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用于因子Ⅷ抑制物阳性者,并考虑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
3.去氨基-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用于轻型患者。
4.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控制血尿、加速急性关节积血的吸收有一定疗效,可短期与替代治疗合用。
5.抗纤溶药物:常用6-氨基已酸和氨加环酸,有肉眼血尿者禁用。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6.x01血友病A疾病编码。
2.有关节、肌肉、软组织或内脏急性出血表现。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检查、血型、凝血功能。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FⅧ:C、vWF抗原、因子IX活性检测(既往未确诊者进行此项检查);
(2)因子Ⅷ抑制物筛选和滴度测定;
(3)胸片、心电图、血肿、脏器B超、关节平片或MRI、头颅CT等。
(七)治疗开始时间。
入院前血友病A诊断明确者入院后即刻开始。
(八)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血友病急性出血时应立刻输注FⅧ制剂,行替代治疗,以降低关节、组织和脏器功能受损的程度。
FⅧ制剂使用剂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需要FⅧ:C总量=(希望达到的FⅧ:C水平%-当前血浆FⅧ:C水平%)×0.5×患者体重(Kg)
FⅧ的半衰期8-12小时,要使血中FⅧ保持在一定水平,需每8-12小时输注一次。具体替代治疗方案见下表。
------------------------------------
出血部位 希望达到的因子水平(%) FⅧ剂量(U/Kg体重) 疗程(天)
------------------------------------
关节 30-50 15-25 1-2
肌肉 30-50 15-25 1-2
胃肠道 40-60 20-30 7-10
口腔粘膜 30-50 15-25 直至出血消退
鼻衄 30-50 15-25 直至出血消退
血尿 30-100 15-50 直至出血消退
CNS 60-100 30-50 7-10
腹膜后 50-100 25-50 7-10
损伤或手术 50-100 25-50 直至出血消退
------------------------------------
(九)出院标准。
出血症状改善或消退。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出现FⅧ因子抑制物、感染,需要手术干预,疗效不佳者退出此路径。
二、血友病A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血友病A(ICD-10:D66.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