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就业服务。试点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召开“玫琳凯”示范项目总结推广会,在规范原有20个项目城市工作的基础上,抓好15个城市的启动,帮助接受专门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青年到合作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上岗。召开“订单式”培训交流会,实施“青年订单式培训”项目,发动更多的企业与青年就业培训基地签订培训订单,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机制,用一年时间对100万人次青年进行操作技能、市场适应力训练和职业指导教育。分区域举办“工岗快递”行动协调会,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建立青年劳务协作区,加大信息沟通和交流,推动青年跨地区、跨行业合理有序地流动。通过挖掘空缺岗位、发布用工信息、建立青年择业超市、举办就业洽淡会等方式,帮助100万人次青年实现异地就业。继续办好每季度第一个月15-25日的中国青年创业网招聘大会。争取中国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支持,为各地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培训一批优秀的职业指导师和职业信息分析师,推动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总结“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开展两年多来的经验,继续以“关爱进万家、岗位进万家、政策进万家”为重点,将钱物、岗位、技术、信息、政策等送到特困下岗失业青年的手中,为他们提供就业援助。
(五)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市场化导向、社会化操作、事业化推进”的原则,加强青年就业服务中心的组织制度建设、服务项目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命名一批达标青年就业服务中心,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推动重点联系城市团组织建立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信息网,实现与中国青年创业网的有效链接,形成中央、省(区、市)、市、区(县)四级青年就业服务网络联动机制。集中培训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工作骨干,确保工作部署在基层落实不变调、不走样。协调有关部门,为青年创业、就业和再就业争取各种优惠政策和经费支持。联合有关研究机构开展中国青年创业状况调查,为各级团组织谋划工作提供参考。开展“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检查督导”活动,根据《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对各级团组织进行全面检查,并将评分结果向地方党政领导通报。表彰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
四、团中央青农部
(一)加强宣传发动。依托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宣传栏等阵地,深入宣传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力表彰先进,积极发掘树立典型,通过表彰会、报告会等形式,宣传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优秀事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主动性。
(二)狠抓技能培训。依托与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新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与科技部联合开展的“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以培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为重点,组织开展以农业实用技术、农产品加工营销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采用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加强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创建一批培训规范化、转移组织化、服务一体化的青年劳务培训基地,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