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伙伴。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整合社会资源,发展法人社区志愿者。对于驻区机关、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等,本着平等合作、和谐共建的原则,采取单位注册的办法,与社区建立志愿伙伴关系,使社区志愿服务形成各有侧重、联合协调、优势互补、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社区和权益部牵头,志愿者工作部、青工部、学校部、少年部分别负责)
九、加强站点和基地建设,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网络。科学合理布局站点,做到既方便工作,又高效精干;逐步实现标准化管理,在软件管理、硬件配备等方面进行规范;采取联合建站、依托建站等多种手段,整合社区团内团外资源,联合各类热心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单位建设站点和基地。(社区和权益部、志愿者工作部负责)
十、完善机制建设,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发展。
1.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制定科学规范的量化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以志愿者日常服务记录、团队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主要考评依据,定期对社区志愿者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志愿者工作部、社区和权益部负责)
2.建立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制定表彰激励政策,建立荣誉序列,进一步完善星级表彰制度,加大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表彰力度。每年各级团组织开展的志愿者表彰活动中应有不少于30%名额为社区志愿者。(志愿者工作部、社区和权益部负责)
3.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培训机制。注重对社区志愿者的培养,开展对社区志愿者服务前和服务中的培训,把工作需要和志愿者自身愿望结合起来,讲授工作技能与方法,提高志愿者的素养和能力。(社区和权益部、志愿者工作部、组织部、宣传部负责)
4.建立社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制定志愿服务法规和政策,争取党政部门的支持,把志愿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地位、经费等保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社区志愿服务寻求各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志愿者工作部、办公厅、社区和权益部负责)
十一、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社区志愿服务良好氛围。制定宣传规划,确定宣传重点,整合宣传力量,多渠道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相关报道,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推广志愿服务经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社区和权益部、宣传部、志愿者工作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