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对实行经济责任制根本目的和重大意义的认识。要下决心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问题;要破除旧的习惯势力,改变不敢跳出老框框,不敢闯新路子,安于现状的精神状态;要教育职工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果上狠下功夫,发展生产,扩大财源,为国家多做贡献。
(二) 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在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上,关健是确定合理的包干基数和利润留成比例。基数定得过高,企业经过努力还得不到好处,就不能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潜力就挖不出来;基数定得过低,企业垂手可得,没有风险,压力不大,就不能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因此,一是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逐年有所增长,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逐年利润增长部分,国家所得比例要不低于百分之六十;二是要保证企业维持简单在生产,并在挖掘潜力、增产增收的基础上,适当解决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发展新产品所需要的资金。一般来讲,利润包干基数应高于前期水平,亏损包干定额应低于前期水平。一个企业只能实行一种形式的利润留成或盈亏包干办法,不能兼用两种办法。实行盈亏包干的企业,不再提取利润留成和企业基金。利润留成比例和包干基数确定以后,除遇国家调整价格、税制,以及国家投资新增生产能力,影响企业利润升降幅度较大,可作适当调整外,一般要相对稳定。生产正常和比较稳定的企业, 以一定三年(或四年)为宜。 对那些由于客观因素影响,生产很不稳定、变化大,以及管理差、潜力大的企业,可以一年一定。完不成利润包干任务的,要用企业留用的资金补足。领导班子问题较大,管理混乱的企业,要经过认真整顿,才能实行经济责任制。
要严格技措贷款审批手续,并按规定在项目投产后用新增加的利润按期归还,不得用拖欠或套取贷款的办法虚增利润,多得好处。违者要追究经济责任。
企业的留成资金,必须建立生产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有条件的,还应建立后备基金。留成资金要大部分用于发展生产和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具体比例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认真讨论,报由主管部门核定批准。
奖金的增长速度应低于利润增长的速度。生产下降、利润减少的,职工奖金也应相应减少。奖金要严格按国务院[1981]10号文件和补充规定核定的控制额发放。节余奖金可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或作为后备基金,以丰补歉。企业的福利基金,除按国家规定发给个人的(如困难补助费等)以外,主要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事业,不能巧立名目,滥发福利产品和各种津贴、补助。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