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组部负责人就印发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答记者问

  五是立足于选准用好干部,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做到于法周延、于事简便,避免繁琐。六是坚持在反复试点基础上,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边提高。
  问:在起草《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吗?
  答:中组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05年初起草了《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初稿,之后进行了两轮试点。2005年4月至9月,中组部选择内蒙古、浙江、四川三省区的8个地级市和28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年底,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市(地)、县两级试点经验,同时结合总结剖析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涉及干部考察工作的深刻教训,对初稿进行了较大修改。2006年2月,专门召开了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长参加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干部考核工作座谈会,对修改稿进行了讨论。会后,又请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分别组织修改,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各地提出的意见建议,对《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进一步作了修改。4月,结合省级党委换届考察准备工作,中组部和辽宁省委组成联合考察组,全面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分别对沈阳、大连两个副省级城市进行了党委换届考察试点。与此同时,在江西、河南等12个省区,选择了59个地级市和507个县(市、区)继续扩大试点。结合试点情况,再次对《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作了认真修改和完善。
  两轮试点过程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就有关考核指标进行了论证。对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比较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我们都注意认真总结和吸收。可以说,《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是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结果。
  问:《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印发和实施确实具有重要意义,请您再介绍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共分9章47条,第一章“总则”主要明确制定目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方法构成、适用范围;第二至七章主要明确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等方法步骤的基本作用、内容和要求;第八章“组织实施”主要明确领导责任、结果运用;第九章“附则”明确参照范围、解释权限。《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领导班子成员的个别提拔任职考察。其他考核,如届中考核、年度考核等,可参照执行。
  《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在内容上有以下特点: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考核评价标准。针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特点,明确提出必须综合考核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的成效,考核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全局、处理利益关系、务实创新、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严格考察对象的提名程序,进一步发挥民主推荐的作用。一方面强调选拔任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民主推荐产生考察对象;另一方面,要求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在全额定向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差额比例进行二次会议推荐。三是完善测评内容,提高民主测评的质量和效果。针对以往民主测评存在的测评内容比较笼统,参加测评人员准备不足,测评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在测评内容、组织方式、测评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四是坚持群众公认,搞好民意调查,更好地体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五是实行部门评价与群众检验相结合,开展实绩分析,在坚持注重实绩原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六是改进个别谈话方法,提高个别谈话质量。根据个别谈话的不同类型,分类形成谈话提纲,对在现工作单位任职不满两年的拟提拔人选,还可到其原工作单位进行延伸考察,同时引入考察组集体面谈的方式,增强了个别谈话的针对性和深入程度。七是充分运用各个考察环节成果,突出综合评价。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