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山采掘、搬运和建筑行业外,国家要向企业征收奖金税,以防止消费基金的增长失去控制。上述办法,目前先在领导班子强、生产正常、内部经济责任制比较健全的企业中试行,随着利改税第二步的实施,再全面推广。
  为了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必须相应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国务院已经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在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价格、物资选购、资金使用、资产处理、机构设置、人事劳动管理、工资奖金、联合经营等十个方面,给企业以应有的权力。在国营企业中逐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的生产指挥、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厂长(经理)全权负责。与此同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办法,切实保障职工参加企业的民主管理,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审定企业重大决策、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发挥它的作用,充分体现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特征。实行利改税,建立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适当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经济关系、经济利益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各部门、各地区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简政放权,纠正和防止对企业不应有的干预,尊重企业的自主权,支持厂长行使职权,把企业办好。同时,要改进国家的计划指导,发挥财政、税务、物价、银行、审计、统计、工商行政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要严肃处理。真正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
  二、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的管理体制,大力提高投资效益。
  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关系极大。长期以来,建筑业缺乏独立经营的必要条件,普遍存在着工期长,消耗高,浪费大,技术上不求进步等问题。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会严重影响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城乡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建筑业历来有承包的传统,任务比较明确,国家同企业的关系比较容易划分清楚,牵动面较小,加以建筑产品的销路有保证,因此,在城市各业中,建筑业可以首先进行全行业的改革。
  建筑业的改革,要围绕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来进行。关键是要推行投资包干制和招标承包制。
  今后,凡是有条件的建设项目,都要签订投资包干协议,由建设单位对国家全面负责。凡是有偿还能力的项目,都要按照资金有偿使用的原则,改财政拨款为银行贷款。国家将投资包干协议规定的总金额拨给建设银行,由建设银行根据工程进度,按实际需要付款,在不超过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可以不受年度的限制。要制订鼓励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提前投产和达到设计能力的政策。由于提前竣工而节约的资金,应归承包单位。由于延误工期而多贷的资金,由承包单位负担。这样既可以提高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又可以发挥建设银行统一调剂资金的作用。
  要积极推行以招标承包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凡重要工程和城市开发建设的承发包,都必须进行招标、投标。在国家统一计划和监督下,由发包单位通过招标,择优选用设计、施工单位。国营和集体的设计、施工单位,不论来自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经审查合格后都可以参加投标。要鼓励竞争,防止垄断。
  要着手组建多种形式的工程承包公司和综合开发公司。工业、交通等生产性建设项目由专业性的工程承包公司投标,从可行性研究、设计、设备配套、工程施工到竣工试车进行全过程的总承包;然后再由工程承包公司向各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单位招标,签订分包经济合同。城市住宅区、新建工矿区及其公共设施工程的建设,由开发公司承包,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统一办理土地征用事宜,进行设计和配套建设。要保证承包企业的法人地位,给以必要的自主权。上级行政部门不得干预其正常的经济活动,同时要切实加强质量监督和财务监督。
  在整个工程、整个开发区实行承包后,建筑企业内部还应当结合自己的特点,落实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比如工业、交通项目实行施工图预算包干,民用建筑按最终产品实行小区包干、栋号包干,对建筑企业实行按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等。
  要改革建筑材料供应方式,实行包工包料。过去材料供应环节多,层层设库,余缺不能调剂,经常处于停工待料的被动状态。今后应逐步改为由物资部门将材料直接供应给承包单位,并相应改革材料和设备订货程序。与此同时,要允许一部分材料和设备实行市场调节。
  目前国营建筑企业固定职工的比例,已由五十年代的50%左右,上升到80%以上,管理机构和后方基地庞大,生产第一线人员很少,包袱重,拉不动,改革用工制度势在必行。要逐步降低固定工的比例,大大提高临时工、季节工的比重,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要允许农村民工建筑队伍到城市参加投标,承包施工。
  设计是整个工程的灵魂。要改革设计工作,积极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修改不合理的设计规范,制订新的标准、定额。设计单位要逐步向企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设计中,不仅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而且要十分注意经济效益。要实行严格的技术、经济责任制,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处理好多样化和标准化的关系,改变建筑造型千篇一律的状况。对有重要贡献的设计人员应予特殊奖励。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