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上诉机构裁决看条约解释的新趋势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上诉机构在本案“录音产品分销”的解释上所持的当代意义解释方法,并不是首次,其既有WTO争端机制中的先例,更有联合国国际法院的相同或类似解释方法。在本案中,上诉机构充分利用这些先例和相同或类似的条约术语解释方法来证明其当代意义解释法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这种当代意义解释法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或演变的解释法,或称之为一种与时俱进的解释方法。


  

  当代意义解释法似乎显示了当今国际争端解决机构在条约解释方法上的最新趋势。其实,除了WTO上诉机构和联合国国际法院外,欧盟法院也是这一解释方法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它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一些相关案件中对于《欧共体条约》第133条(现《欧盟运作条约》第207条)中的“共同商业政策”和“贸易”术语的解释一直采用的是当代意义解释法。[16]


  

  尽管当代意义解释法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但要断定其为国际公法的习惯解释规则似乎为时尚早,它还存在着一些疑问或不确定性。无论是WTO上诉机构,还是联合国国际法院,都指出有关条约术语的“一般性”特征是当代意义解释法的前提条件。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断定一个术语具有“一般性”,尚不清晰。除了有关术语本身的“演变性”和有关条约的“无期限性”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条件?此外,当代意义解释法是否只适用于“一般性”的条约术语,而不适用于“非一般性”的条约术语?总而言之,要破解当代意义解释法的这些尚存的疑问和不确定性,只有期待WTO上诉机构、联合国国际法院和其他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未来司法实践的澄清和发展。


【作者简介】
曾令良,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注释】See Panel Report, paras.338-339.
See Report of the Appellate Body, para.46.
Ibid, para.47.
Ibid, para. 86.
See U. S. Shrimp, Report of the Appellate Body, WT/DS58/AB/R, paras. 129 and 130.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Judgment, Case Concerning the Dispute Regarding Navigational and Related Rights(Costa Rica v. Nicaragua), July 13, 2009.
同前注,第45段。
同上注,第47段。
同上注,第48段。
同上注,第50-52段。
同前注,第58段。
同上注,第59段。
同上注,第61段。
同上注,第63-64段。
See Aegean Sea Continental Shelf(Greece v. Turkey), Judgment, ICJ Reports, 1978, p.3, p.32.
See Opinion 1/75ECR 1355; Opinion 1/78ECR 2871; Opinion 1/94ECR1994 I-05267.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