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泽伟(1968—),男,湖南新宁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
【注释】其实,把现今的国际社会称为无政府状态不是十分准确的,因为国际关系的许多方面都受有关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制约。参见本文参考文献{1},第10页。 参见《联合国纪事》,第3卷第1期,中文版,第24页。 1955年12月13日这一天,苏联就接连投了15次否决票。有人讥称当时苏联驻联合国的代表葛罗米柯为“Mr.No”。参见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国际政治学者柏金斯(Perkins)曾经指出:“如果没有某种权力均衡,国际法就很难发挥效用。” 例如,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全球只有40多个国家支持,而有140多个国家不支持甚至反对。 例如,1998年10月,应西班牙法官加尔松等人的要求,英国司法机关拘禁了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1999年5月,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检察长阿尔伯尔决定起诉时任南联盟总统的米洛舍维奇及其他4位南联盟高级官员并发出了国际逮捕令;2001年,西方国家对柬埔寨审判原红色高棉领导人的干预;2003年6月,联合国塞拉利昂特别法庭对时任利比里亚总统的泰勒发出国际通缉令等。
【参考文献】{1}(美)熊王介.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M).余逊达,张铁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梁西.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奥)菲德罗斯,等.《国际法》(上册)(M).李浩培.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英)詹宁斯,瓦茨.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分册)(M).王铁崖,等.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5}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Hans 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 New York ,1967. {8}G.I.Tunkin,On the Primacy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Politics, in W. E. Butler ed., Perestroika and International Law,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0. {9}王铁崖.国际法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See Francis Anthony Boyle,World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Law,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1}Onuma Yasuaki,International Law in and with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Functions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4, no.1, 2003. {12}(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M).阎学通,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3}冯特君,宋新宁.国际政治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4}(日)大沼保昭.人权、国家与文明(M)王志安.北京:三联书店,2003. {15}陈致中.国际法案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6}I. A. Shearer,Starke’s International Law, Buterworths ,1994. {17}万鄂湘,郭克强.国际人权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18}G. I. Tunkin,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Nuclear Age, in Edward McWhinney etc. ed., From Coexistence to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Law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1. {19}Rein Mullerson,International Law, Rights and Politics, London ,1994. {2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1}梁西.论国际法的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5). {22}(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M).张小明.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23}Arthur Nussbaum,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Law of Nations, New York ,1954. {24}王铁崖.第三世界与国际法(Z).中国国际法年刊,1982. {25}R. P. Anand,New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Law, Delhi ,1972. {26}T. O. Elias,New Horizons In International Law, Sijthoff & Noordhoff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9. {27}B. S. Chimni,International Law and World Order: A Critique of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Sage Publications ,1993. {28}See Sydney D. Bailey,The United Nations: A Short Political Guide, London, 1989. {29}梁西.国际组织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0}See Louis Henkin,International Law: Politics, Values and Functions, Recueil Des Cours ,1989, IV. {31}吴心伯.力量、规则与秩序——对伊拉克战争的思考(J).世界知识,2003,(14). {32}(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