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德国公务员素质参差不齐。德国公务员工作范围涉及非常广,因此,对于人员素质的需求也存在很大不同。既有要在大学从事教学科研的教授,又有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还有从事对公共设施维护的工勤人员,因此,德国公务员从学历上看,既有大学毕业生(硕士),也有中学会考合格者甚至初中会考合格者。
二、德国公务员的招录
德国公务员的招录方式和许多国家一样,都是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进行。但是,德国公务员招录的程序更加严格,保证招录的公正性,同时,德国公务员招录也带有自身的文化特点。
其工作程序一般是,由人事部门根据职位空缺情况,向社会公开招考职位,提供报考信息。同时,组成公务员调配委员会。委员会首先要根据匿名的个人档案按比例挑选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个人档案挑选在委员会挑选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委员会进行挑选时所看到的档案全是匿名的,只能根据档案的客观情况按照标准挑选。档案记载的主要信息包括学习成绩、工作考勤、时间观念等,如有不良记录,基本无法进入候选人范围。需要指出的是,德国政府机关特别关注一个人的时间观念。挑选公务员的标准是:“并不一定要特别聪敏的人,而是要遵守纪律、讲信誉、守时、脚踏实地的人。”如果有不守时的记录,一般不会入选。显然,这带有德意志民族讲纪律、守时的文化特点。
在个人档案挑选程序后,要进行统一的招录考试,避免由于各个学校的衡量标准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笔试一般按照1/10的比例优选。在笔试后,胜出的1/10的候选人要参加大约半小时的口试。口试需要组成另外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一般包括人事处长和用人单位各个部门的代表。在口试录用后,候选人即进入试用期。试用期一般是两年,可根据情况延长至三年。在试用期内,候选人要在多个部门实习,而每个部门都要对他的表现进行评价。假设所有的评价都比较好,两年就可以终止实习期,进行任用。如果评价不好,可以再延长一年。如果仍不能获得积极评价,就会被淘汰。但是,从实际情况看,这一阶段的淘汰率是很低的。主要原因是公务员有稳定的收入和较好的社会地位,一般候选人都比较珍惜这样的机会。如果得到正式任用,就会终身做公务员。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法律对任用为正式公务员的限制是很严格的。
除了前述的考试外,如果要获得正式任用,年龄必须达到27岁以上。原因是,一般而言,在经历了大学毕业和中学毕业最初几年的职业选择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对职业的选择较为坚定。另外一个限制是身体健康。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是不可能成为正式公务员的。在这方面,德国做的甚至很极端。以至于体重也成为人事部门关注的问题。例如,如果说一个人在试用期内体重超标,一般会得到人事部门的警告,要求其在限定的时间内减重。如果不能减重,则不会正式录用。原因是,公务员的收入和医疗保险是由纳税人支付的,人事部门不能招录那些可能对纳税人所纳税收造成额外风险和负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