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简评《法律分析应该如何》

  

  然而,昂格尔之批判自由主义,并不是要彻底放弃自由主义。虽然他也曾激动地说过要以“超自由主义”来取代自由主义,但他毕竟也承认抛弃自由主义是不可能而且不可想象的事情。从《知识与政治》到《政治学》再到《法律分析应该如何?》,可以看出,昂格尔越来越明显地倾向于对现有制度改革的关注,最初敲开思想界大门的那种对抽象理论的炽热已经渐渐让位于对操作层面的冷静思考,而漫天撒网式的批评也为对具体法律分析方法的评价与超越所代替。在这种意义上,《法律分析应该如何?》代表了昂格尔对一系列问题,诸如民主制度的选择,权利的保障,司法机构的作用以及法律解释等比较成熟的观点,因此颇值得一读。


  

  20世纪中叶后期的世界思想界染上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后大师时代的综合症:在思想、学术、知识、意见和牢骚的取舍上,知识工作者们明显地冷落思想。面对知识的皮毛化,学问的商业化,出版物的图片化,文化内涵的青少年化,已经没有人敢于(或者不屑于)营造完整的思想理论大厦。18、19世纪那种思想辉煌、群星灿烂的景象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学者们自然而然地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死守大师时代遗留下来的丰碑,用敬畏和虚怀重述或诠释大师的丰功伟绩,在顶礼膜拜中得出一丝心得,从而使自己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就像《圣经》的诠释者们,凭借着解释《圣经》成为圣贤一样;另一种选择则是在一块小小的园子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寄托,一生精耕细作,成为该领域中技艺精湛的头等工匠。


  

  这种后大师时代的综合症所导致的明显后果是:思想贫乏,知识的支离破碎,及研究领域的画地为牢。仅就研究成果而论,今天的知识界,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原创性思想的作品是凤毛麟角,充斥市场的如果不是某一类思想、某一学派的观点或某一类问题的重述或综述之类的作品,便是研究报告、形势分析、个案研究之类的文字。加上被历史传统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而又一心想要有所突破的研究者们所作的各种各样的新奇的尝试以及为好奇心所驱使尽情挖掘学界奇闻轶事的努力,使当今学界真正达到了“群龙无首,吉”的境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我们对思想还怀有一丝同情,看到昂格尔和他的作品时,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投以钦佩的目光。当然,光对思想有所同情还远远不够。阅读昂作尔还需要一种理想主义的改革热情和对自由主义政治法律秩序的利弊的深刻反省,还需要懂得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和匍伏在它的脚下所看到的景观是截然不同的。如其不然,我们便无法欣赏和容忍昂格尔在他的理想的制度设计上有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崇高的天真烂漫。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