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  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司考题库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 案例趋势 |     
放在桌上的宪法——三种解读

放在桌上的宪法——三种解读


杨修庚


【全文】
  西方经济学家常使用一个了隐喻,放在桌上的现金(Cash on the Table),喻指人们错过获利的机会。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TVM),即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的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其原因在于:(1)货币可用于投资,获得红利、利息。从而在将来拥有更多的货币量;(2)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随时间改变;(3)一般来说,未来的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
  借用这个概念到宪法的视角上,我们所说的“放在桌上的宪法”(Constitution on the Table)指的可以是多重的含义。可以指没有实际司法意义的虚置的宪法典,可以指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的条款;也可以指社会公众尚未普遍熟知和接受的现代的宪政理念和宪法文化思想。
  第一层意义:宪法典的虚置
  提起宪法,中国人都是那么熟悉:国家的根本大法、母法、国家的总章程。然而,问题宪法的内容,每一个人又是那么陌生。即便是法律专业的学生也很难说出几条宪法条款。在一项“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法律”的调查中,宪法排在了倒数第二位。人们不由要问:宪法到底怎么了?
  之所以人们觉得宪法“没用”,就是因为宪法没有司法化,没有进入诉讼的程序,没有成为法院处理问题的依据。一句话,它不能保障人们的权利不变侵害,不能对侵权的行为有任何惩罚。宪法就成了一张印着宪法的纸。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